戶籍就像橫亙在中國農(nóng)村和城市間的一扇門——這邊的人期待著能打開門去到另一邊,而另一邊的人卻緊緊地拉住門把手。改革之難在戶籍“開門”問題上可見一斑。但這扇門不會永遠關閉。
戶籍改革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??紤]到城鎮(zhèn)化是高層未來關注的首要任務,完善戶籍制度又是城鎮(zhèn)化的要件之一,業(yè)內(nèi)普遍認為,中央未來在戶籍改革方面將有所作為,而第一步或是明確全面放開地市級以下城市落戶限制。
至于大城市的戶籍改革,專家稱可借助居住證制度,讓大城市外來人口分步獲得與當?shù)鼐用裢鹊母@?。上證報記者了解到,由公安部起草、早已提交國務院審批的《全國居住證管理辦法》年底前有望出臺。
路徑:中小城市先行
近兩年,我國開始明確戶籍改革思路,先從中小城市開始,分層分類推進。
今年6 月底,國家發(fā)改委主任徐紹史向人大提交《國務院關于城鎮(zhèn)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》,提出戶籍改革方向是“全面放開小城鎮(zhèn)和小城市落戶限制,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,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,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戶條件,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(nóng)業(yè)轉(zhuǎn)移人口轉(zhuǎn)為城鎮(zhèn)居民。”
“改革重點放在中小城市,一方面是中小城市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沒有那么大,放開落戶限制也不會造成很大沖擊,這一點不像大城市。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戶口附加值沒有那么高,改革難度相對較低。”國研中心社會發(fā)展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列軍對記者稱,“事實上,只要有合法穩(wěn)定的工作和住所,地市級以下城市已經(jīng)全面放開了?!?/p>
難點:大城市遇阻
從城市發(fā)展規(guī)律來看,只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,才有可能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就業(yè)機會,容納更多的外來人口。但恰恰是在外來人口最為聚集的北京、上海、廣州和深圳等特大城市和省會等中心城市,落戶限制是最嚴格。
“戶籍改革難點在大城市,并且短期內(nèi)很難有大的突破,尤其是北京、上海等一線城市,不收緊就不錯了?!蓖趿熊娬f。
他稱,近幾年大城市戶口的含金量越來越高,尤其是一些新增的福利政策,如保障性住房、社保參保補貼、購房資格等都與戶籍掛鉤,另外考慮到不斷膨脹的人口對資源環(huán)境、城市管理帶來的壓力,大城市對外來人口落戶的條件甚至又有所提高。
戶籍改革專家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太元也對記者表示,戶籍改革的真正難點,是如何合理分配附著在戶籍上的各種權(quán)益,戶籍改革的任務就是要縮小乃至消除這種差別。而消除常住外來人口與本地戶籍人口的權(quán)利差別,也就意味著公民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。
對此,王列軍表示,在當前財政體制下,地方政府要付出高額的改革成本,而且越是大城市成本越高。
他解釋稱,“我國的福利支出責任主要由省級及以下政府承擔,而且長期以來省以下政府支出占大頭。越是發(fā)達地區(qū),越是大城市,地方分擔的比例就越高甚至完全自籌,而這些地方正是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區(qū)?!?/p>
正是基于這樣的福利支出責任機制,地方政府為新落戶人口提供公共服務主要依靠自身財力,加重了財政負擔。因此,面對放開戶籍限制,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并不高,這也使得戶籍改革計劃在落實時大打折扣。
王列軍坦言,從中長期看,必須改革這樣一種福利籌資體制,提高中央和省級政府的支出比例,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鼓勵地方政府接納外來人口,促進流動人口融入城市社會。
破解:居住證制度替代
戶籍改革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難推進,但并不意味著不推進,也不意味著不能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。在談及大城市戶籍改革思路時,很多專家重點闡述了居住證制度的替代性管理作用。
王太元表示,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應及時推出居住證制度,根據(jù)入城年限分步驟賦予非戶籍常住人口相應權(quán)益,盡快實現(xiàn)本市內(nèi)所有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。
王列軍也認為,“居住證制度是一種較為現(xiàn)實的大城市戶籍制度改革路徑,外來流動人口通過居住證階梯式獲得當?shù)貦?quán)益。”
事實上,近幾年,不少地方已經(jīng)開始探索實施居住證制度,截至2012年底,全國已經(jīng)有20多個省份或城市出臺了實施居住證制度的相關文件。其中,上海對居住證制度的探索走在前面。
“居住證制度以居住年限、就業(yè)狀態(tài)、社保繳費年限等為管理條件,鼓勵以就業(yè)為目的的流動,有些體現(xiàn)了權(quán)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,這樣既不會一下子給當?shù)毓卜赵斐奢^大的壓力,還有利于加強人口管理?!蓖趿熊姺Q,這對不能立即在居住地獲得戶口的人來說,在保障了他們最基本的權(quán)益的同時,也提供了融入當?shù)厣鐣碾A梯。
早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有消息稱,《全國居住證管理辦法》已提交國務院審批。據(jù)有關方面透露的時點,該辦法將于今年出臺。因此,該辦法對外發(fā)布的時間很可能在未來兩個月。
延伸閱讀
發(fā)表評論